开云平台

光伏二次设备保护屏专业制造商
提供远动通讯屏、调度数据网屏及二次安防屏、光伏故障解列屏等解决方案

咨询服务热线139-6888-3630
首页> 技术文章

联系我们

  • 变电站远动调度屏
  • 日期:2021.12.07    浏览:458次   
  • 1、 按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要求,将二次系统设备及功能进行综合考虑、优化组合设计,以达到继电保护及监控系统的协调一致。
    2、 应用于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二次保护和监控单元设备,可选择就地分散安装在开关柜上,做到地理位置上的分散。
    3、 实现电能统计等的日报月报制表打印。
    4、 局域网具有对保护及其它IED的虚拟连接、批量文件的传输等功能。
    5、 各装置均有大屏汉字液晶显示,不间断显示装置运行工况,保证了通讯网中断或后台死机情况下,运行人员依然可监视。
    6、 实现对供电系统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视和故障报警。
    7、 实现按电气单元同期检定。
    8、 站控层通过通信管理机与间隔层通信,实现站级协调、优化控制和当地监控;同时实现与远方调度中心的通信。
    9、 智能化:智能化调度是未来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调度技术采用调度数据集成技术,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电力系统运行的实时信息,实现电网正常运行的实时监测和优化、预警和预防智能化控制、故障的智能判辨、故障的智能分析、故障的智能恢复等,最大限度实现全面、精细、及时、最优的电力系统运行与管理,已达到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和管理的智能化。
    10、 基于先进的网络通讯、自动化控制、微机继电保护技术以及可靠产品,为用户提供现代化的设备监视控制管理和远程在线监测,确保电力系统稳定可靠供应以及最优化的电力负荷管理灵活多样的系统结构。
    11、 系统分间隔层和站控层两层,层与层之间相对独立,通过具有冗余结构的前置层(通讯管理机)设备连接通信。
    12、 面向对象技术是一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先进且能很好地遵循CIM的技术,但它的实现有一定的难度。
    13、 简化了变电站二次设备之间的互连线,节省了大量连接电缆。
    14、 各间隔单元相对独立,通过可选择的RS485、CAN、以太网等网络互联。
    15、 模块化与分布式:软件设计的重要思想就是模块化和分布式。
    16、 包含间隔级功能的单元直接定位在变电站的间隔上。
    17、 实现对电网运行的实时监控,使值班人员和系统调度人员通过管理平台及时把握系统的运行状态和事故处理的主动性,另外配套的手机客户端软件实现了移动终端功能,可随时随地查看或管理电网,提高电网的自动化管理水平、供电基础。
    18、 系统使用寿命:≥10年。
    19、 各功能模块(通常是多个CPU)之间采用网络技术或串行方式实现数据通信,选用具有优先级的网络系统较好地解决了数据传输的瓶颈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
    20、 工作环境温度范围:-20℃~+65℃。
    21、 减少了人的干预,使人为事故大大减少。
    22、 数字化的处理和逻辑运算代替了模拟运算和继电器逻辑;在信号传递上,数字化信号传递代替了电压、电流模拟信号传递。
    23、 简化了二次接线,整体布局紧凑,减少了占地面积,降低变电站建设投资。
    24、 遥调正确率:100%。
    25、 变电站综合电力自动化系统体系由“数据采集和控制”、“继电保护”、“直流电源系统”三大块构成变站自动化基础。
  •  上一篇: 变电站远动通讯屏
  •  下一篇: 电力通讯调度屏